德國文化關鍵詞,  閱讀筆記

【德國文化關鍵詞(9)】Arbeitswut 工作狂

在勤奮 ( 奴奴 ) 的台灣人眼中,歐洲人實在很難稱得上工作狂,但凡事是比較出來的,德國人的確相對他的歐洲鄰居們兢兢業業,更重視工作價值和產品品質一點,在許多科研工業領域的鑽研成果,也是世界知名。( 這邊就先不說官僚行政體制的弊病 )

本篇討論德國人對於「工作」想法上的轉變,主要受宗教改革的影響,馬丁路德於 16 世紀將《聖經》翻譯成德文,爾後展開宗教改革,扭轉了日耳曼地區的工作觀:

從《舊約聖經》中「工作是上帝對人必須勞動流汗的懲罰…信仰比日常工作更重要,基督徒應把人生投入神聖性的追求」,轉向「不管神聖的宗教生活和典範如何,所有的人都應該完成自己所接受的命令,承擔自己的職業,而不是全力追求死後靈魂的救贖。」

比較有趣的是,馬丁路德還是年輕的教會修士時,原本使用德文 Beruf(職業)這個詞彙,仍包含上帝的、屬靈的 Berufung(使命、召喚)之意,但在他完成《聖經》的德文翻譯之後,Beruf 已純粹指涉人們的工作和行業,對日耳曼地區的人民而言,這層意義的轉換,已經不是改革,而是革命了!

雖說宗教改革轉變了工作觀,但說德國人從此變得勤勞與奮勉,也還需要一代代人們實踐,影響最深的是虔信派(Pietismus)教會,這在前兩週我們討論關鍵字「秩序癖」時也出現過。

虔信派認為,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在人世間建立上帝的國度,並在此世就經歷永恆幸福的初步階段,不必等到死後進入天國。虔信派教義平衡了工作對於生活的積極意義,以及對心靈平靜的追求,因此受到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熱情支持,並大力促進推廣,工作勤奮就這樣成為德意志人民最虔誠、最務實的生活方式。

這篇我最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宗教改革對於英國和德國發展的不同影響。在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論述中,資本主義精神是從新教倫理發展而來,這個論述具有一定說服力,但韋伯並沒有清楚地呈現德國虔信派在資本主義興起時所扮演的角色。

德國當代歷史學家卡爾( Carl Hintichs )對於此議題的論述更為敏銳和精確,他曾討論德國虔信派信徒和英國清教徒 ( Puritan )的差別,並下了結論:

「德國虔信教會把『為別人』工作加以神聖化(認同工作服務的價值),然而,晚期的喀爾文主義卻尊崇個人『為自己』而工作(個人對成就的追求)」,因此「在英國,和清教同步興起的是資本主義;在德國,和虔信派一起出現的卻是社會主義。」

最後,引用一句古老的德語格言「 Arbeit macht frei. ( 工作使人自由 )」,雖然這句話後來因為被納粹寫在集中營的大門上而帶著一些負面性,但的確是很能表達德國人的工作哲學。

有任何觸動或疑惑嗎?和我說說吧~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